满城年俗(四)

发布:
保定市满城区政府
时间:
2019-01-29
浏览量 0

附:(七)剪窗花

腊八粥吃也吃了,人们忙起来了,过了十四五,人们该扫房子除旧迎新了。打扫房子要在“打春”(立春)之前完成,据说是一年不能扫两会房子的(这里的一年是按春说的),会穷的,所以人们会早早的完成这一程序的。

打扫完房子后,看着干净整洁的房屋,恰如一片行云流水的文字,然而没有“点睛之笔”,就显得寡淡无味了。这“点睛之笔”就是要对窗户进行艺术加工。
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同样窗户是房子的眼睛,所以,一定要心明眼也亮,不仅仅要亮,而且要靓,只有窗户美了,房屋才会焕发生机,才会有年味儿。

这就要美化窗户咯。撕下旧窗纸,把窗棂上的纸屑铲掉,买回一张大“白粉连纸”糊在窗上。在窗户这块洁白如雪的画纸上大做文章------剪窗花。

要说剪窗花, 想起了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:“镂金作胜传荆俗,剪绿为人起晋风”。窗花,与立春有着密切关系,宋、元以后,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 便由立春改为春节,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。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、喜气洋洋。

小时候听邻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我有一个巧奶奶,心灵手巧,无所不能。在我们村,记忆中最数我的奶奶剪纸手艺拿手了。想起我的奶奶,想起奶奶那双灵巧的手,就想起了栩栩如生、芬芳四溢的窗花来。的确如此,不论谁家要娶新媳妇,都要叫奶奶去帮忙。奶奶不但会剪窗花,还会蒸花馒头。不论是剪,裁还是做衣服样样拿手,尤其是剪纸,那是奶奶的绝活。奶奶不仅窗花剪的好,性格也温顺,不管多忙,都有求必应。 记得有一次,奶奶正在做针线活,邻居二奶奶拿着大红纸,让奶奶剪一对鸳鸯的窗花,邻居奶奶家儿子要结婚,奶奶急 忙放下手中的针线活,把大红纸拿在手中,折成四折。拿起剪刀左剪右绕,中间不待停顿,一气呵成。放下剪刀,轻轻展开,一对鸳鸯戏水的窗花就在二奶奶惊艳的目光中展现出来。二奶奶高兴的接过窗花,“哎呦!老嫂子,你的手可真巧哦!”二奶奶一边夸赞,一边高兴地接过窗花边走边还不停地夸赞。不论是飞禽走兽,还是花鸟虫鱼,都被奶奶剪得活泼灵动,细腻逼真,充满生活情趣。

每年到腊月,家家户户都扫房子,贴窗花。我的奶奶便也忙碌起来,义务为村里的乡亲们剪窗花了。剪窗花要有技巧,贴窗花同样要有技巧,贴窗花的时候,抹浆糊要适量,多了贴出来的窗花不灵动,少了粘不住,贴窗花真的是一项技术 活,要求端正平整,不起褶皱,只有这样贴出来的窗花才不失其韵味。

奶奶总是义务为别人家剪窗花,忙完大家的最后才能轮到我们自己家的,几乎每年都是当奶奶贴完最后一张窗花,妈妈已把煮好的饺子端上桌,街上,院里已是鞭炮齐鸣,热闹非凡。屋里屋外装扮 一新,这窗花如一团团跳动的火焰,又如一幅幅写意中国画,大红的窗花与洁净的白纸交相辉映,顿时把满屋映照得亮亮堂堂,红红火火,我高兴地满屋乱跑,跳跃,欢呼,过年喽,过年喽…… 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爷爷,脸上也爬满舒心的笑容,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吉祥喜庆的味道。那时候,经济困难,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大米和白面饺子。尽管那时,粗茶淡饭,缺衣少穿,奶奶却用剪刀剪出浓郁持久的年味,时时围绕着我们,沐浴着我们,让我们度过了一个个幸福快 乐的时光。

后来奶奶的手艺有了传承人,那就是我啊!我剪窗花先把奶奶的传统手艺学会,然后又兼学别样,奶奶是不描不画,拿起剪刀,三绕两绕,一气呵成。而我学来的外来手艺是把一张画好花样的白纸与红纸 用针线缝在一起固定牢固,准备工作就绪,然后才小心翼翼拿出剪刀娴熟地剪起来。小小剪刀上下飞舞,时疾时徐,嚓擦之声不绝于耳,疏密有致,花瓣似的纸屑纷纷飘落,大有天女散花的神韵。不一会儿,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窗花就脱颖而出。有代表着吉祥,喜庆的龙凤呈祥;有代表着年年有余的鲤鱼戏莲;还有虎头虎脑的小老虎,代表着小孩虎虎生威……还有很多很多说不上名字的窗花。 我的创新,经常受到奶奶的夸赞。有时为了剪好一幅窗花,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剪完。 奶奶经常教导我:做人和剪窗花一样,无论做什么事,要多看,多学,多练手,巧用心,善待人,才能受到别人尊重,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
如今每年的年集上会摆出流水线做出来的窗花,虽然比奶奶剪的精巧细致,虽然还点缀着春节的气氛,但总感觉没有奶奶和我亲手剪的亲切,有新鲜感。奶奶用剪刀剪出的不仅仅是窗花,剪出的是年的味道,剪出的是邻里和谐,剪出的更是温馨美好的时光。

(王泽) 

(八)年味儿

一脚踏进腊月门儿,年关就近了,年味儿开始在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里酝酿。 年味儿的开篇,是那碗香浓的腊八粥。精挑细选的五谷杂粮,汇集了天地日月的精华,浑身散发着灵气,和着红枣桂圆莲子一起下锅,大火煮开,文火慢熬。小火苗忽闪忽闪地舔着锅底,小杂粮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,不一会儿,香味儿便在氤氲的热气中,满厅满室地散播。熬好的腊八粥粘稠透亮,喝上一碗,每个毛孔都透着舒坦劲儿。老人们喝腊八粥,喝的是一种念想;孩子们喝粥,喝的是新奇和快乐;不老不小的人,喝的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。中国人的腊八粥,年年上演,年年出新,在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中,焕发着不朽的光彩。

一晃到了小年,大年的序幕慢慢拉开,年味儿一天浓似一天。

离家在外的人们,必定要在小年这天赶回家的。老辈子人的说法,腊月二十三,糖瓜祭灶,不能把家里人祭在外面的。在外奔波打拼了一年的人们,不顾路途遥远,不顾舟车劳顿,循着家的方向,一路狂奔。平日里寂寥的村庄,也热闹了起来,欢声笑语把清冷的空气吵到火爆,积聚了一年的亲情乡情,在村庄里发酵、蔓延。对于离家的人来说,年味儿就是这短暂的相聚时刻。

好不容易团聚的一家人,男人带着女人,女人领着娃娃,高高兴兴地去赶年集。集市上,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。泛着油光的猪肉,新鲜亮丽的蔬菜,红澄澄黄灿灿的水果,似乎都带着喜气。人们脸上,也洋溢着喜气,平时省吃俭用的,过年了,总得奢侈一回,糖果瓜子,蔬菜鲜肉,鞭炮春联,一家人的新衣……都是必不可少的。人流如潮水般,拥过来,挤过去。每个摊位都忙得不可开交,买家和卖家,都乐呵呵的。浓浓的年味儿,在滚烫的乡土上,落地开花。

城里人也没闲着,过年进入了倒计时,大家得抓紧这有限的几天时间,打扫卫生,置办年货。马路上车来人往,比往日更加喧嚣。各大商场超市的货架上,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,这个不错,但似乎那个更好,真真让人挑花了眼。大红灯笼挂起来了,平日里招摇过市的霓虹灯,瞬时黯然失色,识趣地收敛了锋芒。广场上,喧天的锣鼓敲起来。喜庆热烈的年味儿,席卷了城市的角角落落。

年三十儿说到就到了,新年的准备工作已就绪。红彤彤的年味儿在新帖的春联上闪耀着,香喷喷的年味儿在厨房的煎炒烹炸中流淌着,响亮亮的年味儿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回荡着,暖洋洋的年味儿在邻里亲人的祝福声中传递着……回家的脚步越来越急促,迎新的锣鼓越敲越激烈。 除夕夜,年夜饭在千呼万唤中,隆重登场。饭桌上的话题,无关矛盾,无关烦恼,让这些暂时的回避,聊聊今年的新变化,再把明年的工作生活,好好规划一番。满桌的美味佳肴,其乐融融的气氛,把年味儿推向了高潮。

然,年夜饭再丰盛,也比不过饺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。饺子,是年文化的精髓,在北方人心中,饺子就是年味儿的象征,不吃饺子,怎么能算过年呢?吃罢年夜饭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边看春晚边包饺子。和面的和面,剁馅的剁馅,小擀杖匀声儿歌唱,把面皮儿传给小手,小手灵活地一张一攥,便把馅儿连同和谐与温馨,装进了饺子里。白白胖胖的饺子,包住了团圆,包住了家和万事兴的美好意味。岁月在饺子的馨香中更替、迈进。

待饺子排成圆形的方阵,整装待煮,听,新年的钟声敲响了!

噼里啪啦,过年喽!

( 顾敬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