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理论学习】北大荒:从千古荒原变中华粮仓

发布:
满城区融媒体中心
时间:
2021-05-21
浏览量 0

以1947年6月13日第一个公营农场——宁安农场诞生为标志,北大荒农垦事业走过了74年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。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、10多万大专院校毕业生、20万内地支边青年、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数以百万计的拓荒者进军北大荒,他们披荆斩棘、栉风沐雨,在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上,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,北大荒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。

开发建设以来,北大荒农垦累计生产粮食7800多亿斤,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400多亿斤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,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,为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作出了重大贡献。北大荒人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,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——历久弥新的北大荒精神。

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,就是艰苦奋斗的历史。大荒初拓,是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。在困难和挫折中不屈不挠,百折不回,艰苦奋斗,正是北大荒人的英雄本色。

电影《老兵新传》就是反映北大荒人开发建设赵光农场艰苦卓绝的故事的。1947年12月创建的赵光农场,当时叫通北机械农场,第一任场长周光亚,是从延安派来的干部,这个曾任辽北军区司令部作训科长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老兵,带领战士们顶风冒雪,在日本开拓团废墟上创建通北机械农场的时候,他们只有79个人。荒原上赖以栖身的是日本开拓团遗留下来的一处断壁残垣。他们借来门板,割几捆草堵上窗户,地面铺上羊草,就算安家落户了。野外白雪茫茫,寒风呼啸。室内四处透风,冷气逼人,他们风趣地称之为“五风楼”。夜里没人敢脱衣睡觉,都穿棉衣戴棉帽。周光亚想了个办法,睡觉前把砖块烧烫,放在怀里取暖。他们硬是在千古荒原上扎下了营盘,站稳了脚跟,历尽千辛万苦,开垦出万顷良田。

经过几代人70多年的艰苦奋斗,北大荒建设起一个拥有40多万亩耕地的现代化国有农场。现在的赵光农场,锦绣般的耕地铺向天边,航化作业的农用飞机翱翔在天际之间,装满谷粮的幢幢银塔耸立云端,一座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农垦城镇崛起在垦区西部大地上。

从1947年到新中国成立前两年时间,创建了一批像宁安、赵光这样的公营农场,都经历了同样的艰苦卓绝,表现了北大荒人不畏艰险、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。

1949年4月创建的荣军农场,是一批伤残军人开发建设起来的。第一任场长郝光浓,在战场上失去了右眼,左臂致残。正是他带领这些身残志不残的战友,在嫩江西岸的千古荒原上,生生地建起了一个国营农场。这些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归来的功臣们,带着伤残的肢体开荒建场,克服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。

正是这些以复转军人、荣誉军人和地方干部为主体的老一代北大荒人,传承了红军精神、延安精神、南泥湾精神,历尽艰辛,在茫茫荒原上点燃了机械化农场的星星之火,为北大荒大规模开发建设开篇布局,奠定基础,同时也培育和发展了北大荒精神。

回顾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艰苦历程,一批批拓荒大军开进莽莽的千古荒原,开进被称为“大酱缸”的沼泽地里,开进冰雪之乡的高寒禁区,其条件之恶劣,生活之困难,是现在的人们难以想象的。他们依靠对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的坚定信念,敢打必胜,拼搏实干,经过70多年的艰苦奋斗,在黑龙江广袤的大地上建起了100多个现代化国有农场,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。这是我国农垦事业发展和边疆开发建设的丰硕成果,这些成果的取得,靠的是北大荒人艰苦奋斗的拼搏实干精神。凭着这种精神和意志,北大荒人在“一穷二白三苦”的环境里站稳了脚跟,推动了北大荒农垦事业逐步走向了繁荣富强。

北大荒的历史变迁,是一部壮丽的史诗。每一寸土地上,都刻着闪光的诗句,这部史诗的作者,正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垦荒人。这里走出了无数优秀的北大荒儿女,他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田野间,用青春和热血滋养着每一寸大地。新时代、新起点、新征程,新一代的北大荒人,正在为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、大企业、大产业,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贡献着青春和智慧,让老一辈的垦荒精神散发新时代的光芒。

《中国妇女报》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

“学习强国”平台